酸性氧化电位水PH值小,为何对皮肤无影响

30
发表时间:2022-04-27 11:46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全民战疫的大背景下,民众健康意识得到了全面快速提升。消毒作为可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发生的手段,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新型消毒手段酸性氧化电位这个概念在市场上快速流行,不仅杀菌高效,更是对人体无害,杀菌完成后,可完全自然降解。也有许多人表示疑惑,酸性氧化电位水的PH值为2-3,为何对人体无影响,会不会有矛盾?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从酸的定义来解释: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酸的强弱是根据其电离的程度来划分的:(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称为强酸,否则一律称为弱酸(若电离程度比较大,但又没有完全电离,有时称为中强酸)。酸性的定义为:H+浓度大于OH-浓度的溶液,或者说pH<7(25℃)的溶液。酸性的强弱是根据H+浓度大小来划分的,例如c(H+)=1mol/L的溶液酸性很强,pH=5 [c(H+)=1.0×10-5 mol/L] 的酸雨具有弱酸性。有时酸性强弱有相对性,例如“食醋具有强酸性,能严重腐蚀金属餐具”就具有相对意义。

酸的酸性强弱是根据其电离能力来划分的,溶液的酸性强弱是根据溶液中H+浓度大小来区分的。所以“强酸”是指酸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强酸性”是指溶液中H+浓度很大。可见“强酸”和“强酸性”的概念有本质上的区别。以硫酸为例,硫酸是强酸,是说硫酸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在浓度不是很大的情况下,硫酸完全电离的这一事实与水的体积无关。但是硫酸溶液中的H+浓度大小则由溶液浓度决定,与水的体积有关。可见硫酸是强酸是硫酸的自身性质,与外部因素无关,硫酸溶液酸性强弱则由溶液中H+浓度大小衡量,受到硫酸物质的量、溶液体积、温度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综上不难理解:极稀的硫酸溶液因为H+低而具有弱酸性;浓硫酸因为水少,电离出的H+浓度很低而具有弱酸性。可见硫酸是强酸与浓硫酸具有弱酸性并不矛盾的。

那么酸性氧化电位水对人体有没有副作用呢?实验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

有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酸性氧化电位水的安全性进行了比较详细报道。

(1)急性口服毒性:以50ml/kg 体重的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小鼠口服 用药未见毒性症状,属实际无毒。

(2)皮肤一次刺激和皮肤累积刺 激性:对家兔皮肤上的伤口1 日1 次 连续5 日滴下未见伤口发生变化,以 老鼠的足部为对象进行1 日30 次(一次浸泡15或30s)的反复用药试验(3 个月), 对皮肤的变化进行血液学、 生物化学、病理组织学方面的观察,未见老鼠皮肤及全身有异状。

(3)急性眼刺激性:滴下酸性氧化电位水72h 后观察,家兔角膜、虹 膜、结膜等未见变化。

(4)皮肤增大反应:在土拨鼠皮 内1 周 3 次注入酸性氧化电位水后观 察,未见皮肤发生(浮肿、红斑)变 化。

(5)口腔黏膜刺激性:用酸性氧 化电位水以流水方式作用田鼠颊囊 30min 后,经肉眼及病理组织学观察 未见变化。

(6)细胞毒性:在取自人、小鼠、 田鼠的细胞培养液中添加酸性氧化电位水 12h 后检测其结果,表明高浓度酸性氧化电位水对细胞的增殖略有抑制,高浓度以下未见变化,认为其毒性小于其他常用消毒剂。

(7)染色体异常诱发性:在哺乳动物培养细胞中直接添加或添加有 代谢活性物质的酸性氧化电位水后蓄积在分裂中期的细胞上,调查染 色体异常情况,结果均未见变化。

(8)以志愿者为对象的皮肤试验:以健康成年男性及女性志愿者 为对象频繁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研究其安全性,使用从数种装置生成 的酸性氧化电位水(有效氯浓度 20和 40mg/L)流水洗手,每日15次,每次2min,洗后不进行皮肤保养,连续试验5日,经皮肤科医师认定,有轻度干燥、红斑和手纹消失等轻度损害,但几乎全部在试验后迅速恢复。如果有适度的皮肤保养,并且每周有 1 ~2 天停止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将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综上,酸性氧化电位水能够广泛杀死各种微生物,且对人体不会造成损害的说法并不矛盾。

网站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具体诊疗还请遵照经治医师意见。